超星尔雅学习通《人文智能》章节测试答案
1
1【单选题】人文智能课程的理论框架不包括()。答案:自然与社会
A、自然与社会
B、科技与人文
C、现代与传统
D、西方与东方
2【判断题】人文智能是一门讲科学技术的课程,同人工智能有关,同人无关。答案:×
3【判断题】人工智能是人类通过模拟自己而创造出来的。答案:√
4【判断题】人文智能缺乏文化的滋养,科技就很难有进展,而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答案:正确
1.2
1【单选题】如果八卦中的两爻等同于0和1,就可以得出由三个阳爻组成的“乾卦”就是()。答案:010
A 、 000 B、010 C、011
2【单选题】人工智能技术最底层的资产是()。答案:二进制数学
A、二进制数学 B、数据 C、管理平台 D、管理者
3【单选题】“二进制”有两个运算符号,分别是0和()。逢()进位。答案:1;2
A、2;2 B、1;2 C、2;1 D、1;1
4【单选题】如果八卦中的两爻等同于0和1,就可以得出由三个阳爻组成的“乾卦”就是()。答案:010
A、111 B、000 C、010 D、011
5【判断题】二进制由哲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主要贡献是微积分和二进制。答案:√
6【判断题】中国八卦相传起源于五千多年前。外圈八卦,里面为太极。答案:×
1.3
1【单选题】计算机科学之父()提出了“图灵测试”概念和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答案:图灵
A、图灵 B、冯诺依曼 C、托马斯 D、董铁宝
2【多选题】以下属于图灵测试的副效应的是()。答案:为难机器成为人类自我检测的手段 挑战人工智能成为工程师的乐趣
A、挑战人工智能成为工程师的乐趣
B、为难机器成为人类自我检测的手段
C、挑战人工智能是工程师的烦恼
D、使得机器成为人工智能前提
1.4
1【多选题】人工智能的三大要件是()。答案:算法 算力 算料
A、算料 B、算法 C、算力 D、人力
2【判断题】人工机器就是一台机器利用数学处理一堆数据,从而获得结果。答案:正确
3【判断题】没有大量结构化的数据,就不会有人工智能。答案:正确
4【判断题】算法取决于数据,没有算法,数据也不会产生结果。答案:正确
1.4,1.5无题目
2.1
1【单选题】很多人提出过“中国之谜”,包括爱因斯坦,但是最广为人知的是()。答案:李约瑟之问
A、李约瑟之问
B、约瑟之问
C、约瑟夫之谜
D、约瑟夫之谜
2【判断题】中国是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有过辉煌的成就。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答案:正确
3【判断题】人们通常认为世界只有一个,全人类面对的是共同的世界,世界有自己的规律。因此得出结论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技术也应该是一样的,研究成果对于全人类同样适用。答案:正确
2.2
1【单选题】在西方思维中,研究世界有两个重要环节,就是确定焦点和()。答案:重建结构
A、重建结构 B、扩大组织 C、找寻人才 D、利用机器
2【单选题】被人工智能模拟的那部分似人属性就是()属性。答案:西方文化
A、人类文化 B、东方文化 C、西方文化 D、计算机
3【多选题】对人类智能进行拆解可以分为()。答案:躯体智能 群体智能 个体智能
A、群体智能 B、个体智能 C、躯体智能 D、性别智能
4【多选题】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就是把人拆解成不具有人性特点,但具有特定功能的元器件,根据其(),一一对应加以仿造之后重新组装而成的智能或者机器。答案:运行模式 组合原理 功能表现
A、功能表现 B、组合原理 C、运行模式 D、属性差异
5【多选题】所有拟人机器模仿的不是人的本身,而是人的组件,包括()和()。答案:运行组件结构组件
A、结构组件 B、运行组件 C、差异组件 D、属性组件
6【判断题】现代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东方文化现象。答案:错误
7【判断题】所谓“归因”就是把世界归结为某个终极因素。答案:正确
8【判断题】不同的民族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拆解现实,解构世界。西方文化的独特之处不在于拆解和建构,而在于其独有的方式和这种方式更有成效。答案:√
9【判断题】《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的构图原理是焦点透视,不仅有空间上的几何构图还有人际交流中的视线汇聚。答案:正确
10【判断题】在终极意义上,人工智能无非就是在一套元器件中运用一个方程式系统,对流经元器件的电流及其状态,加以处理后获得结果的过程。答案:√
11【判断题】“丢三落四”的逐级跃进的结果就是,使得人在被复制的过程中得到了部分甚至大部分特征,人工智能最后保留了人类智能的结果,包括智能本身。答案:×
2.3
1【单选题】“存在就是被感知”这句话来自于爱尔兰数学家,哲学家()。答案:贝克莱
A、哈密尔顿 B、费里德里希 C、莱布尼茨 D、贝克莱
2【单选题】就解释世界的能力来说:神学-哲学-科学,就改变世界的能力来说顺序是()。答案:科学-哲学-神学
A、科学-神学-哲学
B、科学-哲学-神学
C、哲学-科学-神学
D、神学-科学-哲学
3【单选题】西方科学家的策略是(),让无法感知的对象被感知。答案:开发技术手段
A、开发技术手段
B、寻找科技人才
C、寻找相对真理
D、发展检测手段
4【多选题】西方文化的三件利器是()。答案:感知 数学 逻辑
A、感知 B、数学 C、逻辑 D、理性
5【多选题】智能机器并非始于今天,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例如()。答案:西方报时人 中国传统的 指南车 记里鼓车
A、中国传统的 指南车
B、记里鼓车
C、西方报时人
D、战车
6【多选题】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的独特之处在于()。答案:感知 认知 自主做出决策调整自己以应对环境变化
A、感知
B、认知
C、自主做出决策
D、调整自己以应对环境变化
7【多选题】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以下()。答案:智能语音理解和处理 图像识别
A、智能语音理解和处理
B、图像识别
C、语音转换
D、角色转变
8【多选题】科学研究就是()和()一个被感觉的世界。答案:认识 处理
A、认识 B、处理 C、探索 D、改变
9【多选题】孔德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经过三个阶段()。答案:科学阶段 哲学阶段 神学阶段
A、神学阶段 B、哲学阶段 C、科学阶段 D、认知阶段
10【判断题】人工智能需要自主感知,而强调感知恰恰是西方文化的强项。答案:正确
11【判断题】一切知识都是正在经验着或者知觉着的人的一种机能。答案:正确
12【判断题】物理对象只不过是被经验到的各种感觉的积累,通过习惯力量而在心灵内部联合起来,否则就不能存在。答案:正确
13【判断题】世界存在于人的感觉之中,能被感觉的世界才是存在的。答案:正确
14【判断题】因为人类的感觉器官是一样的,被感知的世界是一样的,所以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知识是可靠的,按照这套知识组装起来的世界与原来的世界是一致的。这样的世界才可以超越个体差异而得到共享。答案:正确
15【判断题】神学是一种虚构的思维,人面对的是神的意志。答案:正确
2.4
1【单选题】数学不仅用于描述事物,结构世界,还用于()。答案:预测未知
A、计划经济 B、预测未知 C、结算钱物 D、实物经济
2【单选题】()发明了123,一直到10。此后人类才能精准,快速的计数。答案:印度人
A、中国人 B、西方人 C、印度人 D、阿拉伯人
3【单选题】算具有助于演算,但不便于数学思想的固化和提纯。在算具上的演算同人的其他行为一样,属于()。答案:时间范畴
A、时间范畴 B、空间范畴 C、时间维度 D、空间维度
4【多选题】西方文化为现代数学做出了()贡献。答案:发明了二进位的算制 为数学思想建立了系统 为数学演算建立了可感知的符号系统 提供了书面化的语言体系
A、提供了书面化的语言体系
B、为数学思想建立了系统
C、为数学演算建立了可感知的符号系统
D、发明了二进位的算制
5【多选题】据研究,中国很早就有了()等数学思想,并且领先于希腊,但中国数学强调应用,算法虽然领先于希腊,但是抽象程度不如希腊。答案:解析几何 无理数 微积分
A、无理数 B、解析几何 C、微积分 D、方程
6【多选题】现代数学的发展和数学推动下的科学发展都受益于()的数学语言体系的建立。答案:可感知 形式化
A、可感知 B、形式化 C、不可感知 D、流程化
2.5
1【多选题】()这四大古老文明都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彼此存在一定的差异,也有一定的融合。答案:中国 希腊 犹太 印度
A、印度 B、中国 C、希腊 D、犹太
2【多选题】形式逻辑源于希腊,主要是指()。答案:脱离具体内容 只注重形式关联的思维程序 只注重形式关联的规则体系
A、脱离具体内容
B、只注重形式关联的思维程序
C、只注重形式关联的规则体系
D、联系具体内容
3.1
1【多选题】人工智能通过哪些方式模拟人类? 答案:模仿思维 模仿生理 模仿结果模仿进化
A、模仿结果 B、模仿进化 C、模仿生理 D、模仿思维
3.2
1【多选题】机器人模仿秀缺失了()这些条件。答案:人类不依赖大数据 人类不依赖感知 人类不依赖数学 人类不依赖形式逻辑
A、人类不依赖感知
B、人类不依赖数学
C、人类不依赖大数据
D、人类不依赖形式逻辑
3.3
1【单选题】弱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答案:现实版
A、现实版 B、增强版 C、压缩版 D、计划版
2【多选题】弱人工智能只专注于完成特定任务,例如()。答案:语音识别 翻译 图像识别
A、语音识别 B、图像识别 C、翻译 D、数据统计
3【多选题】人工智能根据属性可以分为()。答案:弱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 超人工智能
A、弱人工智能
B、强人工智能
C、超人工智能
D、超强人工智能
4【判断题】弱人工智能也能处理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属于工具范畴。答案:错误
5【判断题】强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全面外化。答案:正确
6【判断题】强人工智能可以表现出与人类相当的能力,人类能做的脑力劳动,机器都能胜任。答案:正确
3.4无题目
3.5
1【单选题】以下()选项不属于在探讨人工智能技术是否能跨越方法论鸿沟时讲到的关系。D
A、 两个世界的关系问题
B、 普遍性和个体性的关系
C、 关联性和因果性的关系
D、 机器与机器的关系
老友网www.andlaou.com免费为你分享